更新时间:
钟自然出生于1962年8月,安徽桐城人,曾在原地质矿产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工作多年,2014年任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,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、党组书记。
书院里,斑驳的碑刻、古朴的讲堂,无不诉说着千年文脉的赓续。中和古镇上,青石板老街两侧飘荡着玉糁羹的香气,酒煮生蚝的滋味引人遥想当年。
连日来,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,引发关注。目前河南情况如何?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?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?一文速览。
天启星座是中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,一期由37颗卫星组成。该星座具有全球覆盖、小型化、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点,为全球用户提供“空天地海”消费级卫星物联网数据服务,已广泛应用于林业、农业、应急、旅游、水利、电力、石油、海洋、生态环境、智慧城市等行业以及数字经济场景,正在向汽车、对讲机、腕表等消费级电子产品直连卫星市场迈进。
宁夏引黄古灌区是全国四大古灌区之一,2017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,是黄河主干道首个获此殊荣的工程,也是宁夏目前唯一的世界遗产。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,被誉为“塞上江南”的农耕奇迹,被编入《中国黄河文化大典》专章,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标志。
思维重构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一种关于全球治理的思维模式革命。一是以辩证思维根本性解决权责统一的问题。2025年4月,在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,习近平主席指出:“中欧应该履行国际责任,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国际贸易环境,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,不仅维护自身正当权益,也维护国际公平正义,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。”这体现着将治理规则的设立者、治理行动的参与者、治理成果的享有者紧密联系起来。二是以系统思维看待全球治理,适应变化了的世界格局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,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,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,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,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”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系统深刻回答了“以什么样的理念加强全球治理”的时代命题,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三是以问题导向聚焦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发展、安全、文明的议题,提供以“三大全球倡议”为代表的国际公共产品。强调在应对地区冲突、自然灾害、重大疫情等紧迫性问题时,多边机构要快速反应,展现人道主义和行动力;在应对新兴技术、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长期性挑战时,多边机构要未雨绸缪,展现前瞻眼光和引导力。
谈及中美贸易及其对中国整体外贸的影响,付凌晖在当天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说,4月份,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,外贸压力加大。但是,中国外贸克服困难,保持了平稳增长,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国际竞争力。